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,国产IC也搭上了顺风车。尽管从今年Q2开始,本土的IC产业迎来了第一轮洗牌,许多小厂商倒闭,规模较大的主控IC出货也下滑了一半以上,不过,这并不代表国产IC没有机会。“相关主控竞争压力大,但外围器件机会很大,尤其是电源IC。”在6月2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华润上华专场研讨会上,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高级分析师孔文说。
移动互联网时代,与之相关的主流外围IC包括触摸控制芯片、3G芯片、蓝牙芯片、FM芯片、GPS、模拟电视芯片、数字电视芯片、功放(PA)、接口、DRAM、摄像头、MEMS、MCU、电源芯片等。孔文表示,国内IC厂商可以重点关注无线互联、人机交互、电源管理等领域。
在无线技术方面,GPS、3G、WIFI和蓝牙都是热点区域。根据调研机构的数据,GPS方面,2012年GPS手机出货量将达5.6亿部,2013年GPS芯片组出货量则将达9亿套;3G方面,全球3G用户数在2010年3月中旬已经超过10亿人,预计2014年将增长至28亿人左右,届时将占全球移动电话总用户数的42%;wifi方面,2011年wifi芯片组出货量将达7.389亿套,比2010年的3.668亿大增101.5%,预计2012年其出货量将超过10亿套,2014年超过20亿套;蓝牙方面,预计2014年的蓝牙芯片出货量将达20亿。孔文建议,应抓住无线技术的发展契机,练好内功,并不断开辟新应用,比如利用红外和蓝牙做无线话筒、投影交互,再比如蓝牙与wifi结合使用、家庭娱乐设备互联等。
人机交互方面,得益于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推动,触控IC出货大增。孔文表示,触控方面,投射式电容多点触控是主流,与力反馈的结合将引爆新兴应用。此外,还可结合UI设计,关注触控的创新应用,如Google Nexus One和魅族M8采用0D按键、1D滚动和2D全透明触控,最好结合相关应用程序寻找卖点。除了触控IC之外,孔文认为,MEMS技术也值得关注,如加速度传感器、陀螺仪、电子罗盘、摄像头、GPS接收器等。“MEMS主要靠创新应用来推动市场需求,如游戏体验等,因此,厂商应该关注MEMS新兴应用,如MEMS晶振、便携式投影仪、辅助GPS导航等。”孔文分析称,复杂的人机交互将促使MCU从8位向32位演进,因为32位MCU有性能、功耗、开发便捷度、易于升级等优势。据悉,ARM Cortex-M系列渐成MCU标准,年复合增长率达160%,国际MCU大厂均采用了MCU标准,而且ARM32位MCU与8位MCU价格持平,32位MCU将成为未来的主流。
至于电源IC方面,有数据显示,2011年全球电源管理IC销售额将达362亿美元,比2010年增长13.9%,这种增长的驱动力,一方面来自移动设备对电池寿命的要求持续提升,另一方面,来自替代能源的增长。据孔文介绍,本土电源厂商主要呈现四个特点:一是产品以线性稳压器、开关稳压器为主,包括LDO、DC-DC、Charge Pump等;二是本土电源厂商多做替代性IC,产品同质化严重,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规模发展能力;三是国际厂商不断推出多功能、低功耗、高集成的产品,进一步压缩本土厂商生存空间;四是本土电源厂商多为Fabless厂商,营收多低于5000万元,抗风险能力较差。鉴于这四个特点,本土电源IC厂商首先要与优秀的本土代工厂合作。由于工艺制程影响到电路功耗、驱动电流、导通阻值等电性参数,因此需要及时与代工厂进行沟通和调整;另外,本土代工业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,与本土代工厂合作有利于控制成本、及时介入IC制造与测试。其次,要加大创新设计投入力度,电压调整、电池充电IC同质化严重,部分被集成到基带、处理器中,集中精力研发PMU+创新IC。最后,要发挥靠近市场的优势。利用靠近市场优势推定制化产品,绑定大客户。
“不管产品形态怎么变,外围器件的需求量一直在那里。”孔文认为,对于本土IC厂商来说,上市时间、差异化和性能是持续发展的关键。本土IC厂商不如弱化成本优势,注重软件团队的系统建设,用软实力帮助提升竞争力和市场反映速度,加强与代工厂、IDH及OEM的合作,培养优质的长期合作伙伴,注重技术+产品+品牌+渠道的综合创新,注重新兴市场、细分市场、定制化市场的特殊要求,理解软件商、运营商、网络平台方对移动互联市场的影响力,练好内功,反而有更多的机会。